最高法法官:应增加网络侵权违法成本

2014年10月23日15:21  人民网 收藏本文

 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今日上午,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杨临萍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,以“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依法惩治网络侵权”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。

  杨临萍说,互联网的特征、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是造成网民网络法律法规意识相对淡薄的原因。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世界和数字化的存在,匿名性始终存在。一些人认为匿名就意味着无所顾忌、为所欲为。生活实践永远先于法律规范,这是永恒的矛盾。在这种空档期,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会使人有放纵行为的意识和免责的侥幸,认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。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很多,每个人应明白,任何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,都不得损害国家、社会、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。自由意味着秩序,权利意味着责任。

  针对网民提到的网络侵权案件中被告赔偿责任的问题,杨临萍认为应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,即,增加违法成本、降低守法成本。

 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,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,侵权人应予赔偿。所谓合理开支,包括被侵权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、取证的合理费用和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。在网络侵权案件中,被告利用网络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所造成的财产损失,以及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均难以证明。这就会造成实际上有财产损失,判决却不能支持。根据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案件的特征,司法解释规定,人民法院可根据具体案情,在5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。这一规定为人民法院切实保护受害人利益、惩罚侵权人提供了依据。

  杨临萍表示,从目前的案件来看,利用网络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案件中,除了赔偿损失外,都会用到赔礼道歉、消除影响或者恢复名誉等责任方式。对于这些责任方式,如果被告拒不履行,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网络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裁判文书的方式执行,并由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费用。人民法院采取这种方式也会注意保护受害人的隐私,避免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。(曹欢欢)

(编辑:SN064)

文章关键词: 网络侵权

分享到:
收藏  |  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
已收藏!
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(www.sina.com.cn)顶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
知道了

0
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国内政法委工作升格为由总书记直接分管
  • 体育欧冠-C罗破门皇马3-0利物浦 阿森纳2-1
  • 娱乐赵本山表态:上不上春晚听党和百姓的
  • 财经邯郸百亿民间融资悲剧:熟人信用体系创伤
  • 科技苹果Apple Pay现重复收款问题
  • 博客经纪人:叶璇爱犬咬伤李依晓事件真相
  • 读书优劣悬殊: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
  • 教育女生体检被要求脱光上半身 国考热职